今天
火神山醫院將收治首批病人
十天建好的醫院
病房內部長啥樣?
為大家奉上火神山醫院病房實拍!
自1月23日開建
2月2日交付
到今天收治病人
分秒必爭與疫魔競速
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火神山醫院
讓我們見證了中國的“火神”速度!
數千名建設者在疫情險急中“逆流而上”全力以赴
這張標注了日期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每天有超2000萬網友在線‘陪戰’,我們感到力量滿滿,一定不負使命,全力沖刺。火神山醫院的板房吊裝在2月1日全部完工,接下來就是醫療設備和空調安裝,2月3日成功交付,勝利在望了……”
“從正月初一開始入場,每天的調度協調電話一直響不停,嗓子已經啞的快說不出話,但工地就是戰場,我們要保障機械和人員‘火力全開’不停歇……”
“我已經10天沒回家,帶了被子和洗漱用品,吃住就在吊車和自己車上,‘火神山’忙完了,我們再戰‘雷神山’,武漢必勝!”
武漢火神山醫院1月31日建設施工現場
江蘇徐工集團提供的挖掘機、壓路機、吊車和水泥攪拌車等設備也在幫助加速醫院的建設。1月31日,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電話連線了徐工多位建設者和參與項目施工的客戶,因為實在太忙,他們利用中午和晚上寶貴的吃飯時間接受采訪。
在夜晚氣溫接近零攝氏度的武漢,建設者們以24小時晝夜不停的兩班倒高負荷地工作著,讓人不禁感嘆: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就是最美的鋼鐵英雄。
“鋼鐵俠”李金鑫:工地就是戰場,“火力全開”不停歇
徐工集團武漢分公司火神山醫院援建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金鑫
當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建設已經進入倒計時沖刺時,每個人都只想干得快點!再快點!高強度勞動讓工地上每一名建設者24小時開足馬力,整個工地就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1月23日晚,得知武漢決定建設‘小湯山醫院’后,我們迅速組建火神山保供小組。1月24日上午,攪拌車和司機集結完畢,隨即裝滿混凝土趕赴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李金鑫是徐工集團武漢分公司火神山醫院援建項目現場負責人。
“我們已經干了6天6夜,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人手不足,工程時間緊張,因為武漢外的特種車輛駕駛員進不來,通行證不好辦,我們僅有的工作人員經常忙得24小時連軸轉,眼睛里充滿了血絲,但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李金鑫說,從開挖、平整,到碾壓、吊裝,工人輪班上,設備24小時不停,維修和管理人員全部都在一線,輪換實在太疲憊的駕駛員,并做好工作量調配和后勤保障工作。
徐工的吊車正在進行吊裝施工
截至1月31日,在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兩所醫院,共有68臺徐工設備參與施工任務。在短短6天之內,一個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已初具規模,2月3日即將投入使用。而面積更大的雷神山醫院也已工程量過半,2月6日也將投入使用。
“看著從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醫院在一周的時間內即將建成,大家雖然辛苦,心里卻自豪滿滿,這就是中國速度。”
“鋼鐵俠”王偉:24小時晝夜不停,2千萬網友陪我們過年
力馳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負責人王偉
“當時春晚剛開始,年夜飯剛端上桌,我接到電話,沒來得及吃,便立即返回。”力馳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負責人王偉,在1月24號除夕夜接到施工通知。當天下著雨,他戴著厚厚的口罩,踩著泥濘的地面像戰士一樣扎進火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
王偉已經奮戰了6天,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困了就睡在車上,讓他看起來有些疲憊,但是火神山醫院的施工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不能有一點倦怠。
“我們在全力進行板房吊裝工作,2月3日就要交付使用,大家都爭分奪秒地加班加點,24小時不合眼也是常有的事,累了就抽空打個盹。”
即便是在吃飯時,大家也不會離開工地,就在自己的施工設備上捧起盒飯,大口大口吃起來。午歇時,大部分工人都主動加班工作,有人實在累極了,就地坐下小憩片刻,身下就是潮濕的泥土,也毫不在意。
每一名建設者心里都充滿了力量,大家很亢奮
稍作休息后便跟“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干,工地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機械轟鳴、工人吆喝的聲音。高強度勞動讓工地上每一名建設者雖然非常疲憊,但大家都很亢奮。
從開挖到平整、碾壓,到吊裝,火神山工地上爭分奪秒、晝夜不停地24小時施工。“我們的年夜飯只是一份簡單的盒飯,沒有桌椅就站在一邊或蹲在角落捧著碗著吃。但是我們的心是暖的,每天有2000多萬人在網上通過直播觀看,陪我們一起奮戰,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我們心里充滿了力量。我們要在保證質量、保證時間的前提下,付出我們的全部努力,為火神山醫院早日建成做出貢獻。”
“鋼鐵俠”高慶九:“火神山忙完了,我們再戰雷神山”
武漢高峰吊裝設備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慶九
“‘機手’們非常熱情,都自告奮勇,強烈要求到一線去,我們排的24小時一班,干一天一夜都不覺得累。”武漢高峰吊裝設備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慶九感動地對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說,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官方消息發出后,公司第一時間發布《告全體員工書》,鼓勵大家全力以赴,把抗擊疫情作為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并得到留在武漢的“機手”們積極響應。
“我們制定了詳細的作業方案和排班,截止目前已投入10臺吊車到現場,并火速召回20位‘機手’,我們公司一共有43臺吊車,目前在武漢的40多個司機都時刻準備著,如果需要增援,隨時加入戰斗。”
‘機手’們自告奮勇奮戰在建設一線
最近幾天,是火神山醫院吊裝工作最集中、最忙碌的高峰期。高慶九負責指揮和協調工作。“所有板房吊裝完成后,接下來還有醫療設備和生活設施吊裝施工。如果駕駛員太累了,我就頂上去,機械設備一分鐘都不能停歇,一定要盡早讓火神山醫院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中去。"
對他來說在這里的每天都是24小時待命,這片工地就是他的戰場。“這里忙完了,還要再戰雷神山。”高慶九說。
“鋼鐵俠”胡虎:大任在肩,呼之即來,來之能戰
“很多機手都已經回老家了,我就得跟項目方、政府方溝通人員通行證,他們每個人都很給力,都主動報名。”從除夕夜晚10點到現在,武漢卓力吊裝公司總經理胡虎一刻也沒有離開“雷神山”項目現場,從項目協調到后勤溝通,他都親力親為。6天時間,卓力吊裝先后投入了13臺起重機、20多人的團隊。
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項目現場
起重設備裝卸集裝箱板房,這個操作處在前期平整土地和后期病床安置的中間,要給后期工作擠出時間,而不是擠后期工作的時間。胡虎坦言:“板房吊裝,我們要在3天內安裝完畢,之后還有各種醫療設備吊裝,全部工程2月5日完成交付,我們就必須是24小時輪班,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武漢卓力吊裝公司總經理胡虎
因為每天調度電話太多,大年初三開始胡虎的嗓子就已經沙啞,24小時協調工作,他吃睡都在車上,為了方便,被子和洗漱用品也都放車上。“如果‘機手’熬不住了自己就上,現在人員找不到,武漢以外的工作人員進來太難了。一個人12小時一倒班。但是忙起來,也基本上休息不了2、3個小時,打個盹,就再上車,大家都是呼之即來,來之能戰,為武漢‘戰疫’全力以赴。”
衛星圖像來源: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
10天
24小時不間斷施工
7000余名建設者日夜鏖戰……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用行動證明
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沒有達不到的標準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火神山=火速+神速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不過是
樸實善良的“逆行者”們創造的奇跡
這就是中國速度
這就是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