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武漢火神山醫院準時準點落成收患。
像被按下了快進鍵,在全球數億觀眾的隔屏助威下,在數千名建設者同力協契的接續努力下,僅耗時10天,一座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筑面積達34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拔地而起,在疫區武漢筑起一座厚厚的防護堡壘。
透過全景展現項目現場的央視直播,雖未及現場,我們看到了百余臺工程機械齊齊轟鳴的震撼場景,看到了與疫情賽跑、半天一個樣的“火神速度”,更看到了中國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強悍魄力。
而在鏡頭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因為口罩和安全帽而看不清的面孔,因為不停地協調溝通而嘶啞憔悴的聲音,因為工期緊迫而行色匆匆的身影,正是這樣一個個鮮活生動、有血有肉的建設者,他們眾志成城,有著無比堅實、無比深厚的力量,讓被病毒環繞和侵襲下的我們有強大的信心支撐,讓我們有穿越困難的無畏勇氣。
退伍軍人喻文杰——武漢旺斌吊裝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從火神山醫院開建之日起,就帶領20多位“戰友”,11臺起重設備馳援現場,直到今天病患入駐仍堅守崗位做好最后排污系統的安裝等收尾工作。喻文杰和他的團隊用“80后、50萬、500個”這三個數字詮釋什么叫軍人標準的“第一響應、使命必達”!
我當過兵,隨時做好上戰場的準備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規劃階段,武漢旺斌吊裝作為施工方中建三局安裝公司的長期合作伙伴被“點名上榜。退伍15年,子承父業的喻文杰條件反射地回應“到”!明知時間緊,更曉任務重,喻文杰卻說:“第一反應是我是當過兵的,馬上就要上戰場了,而我本身也是黨員,更應該以身示范,所以當時沒有任何猶豫,自己開上一臺徐工起重機直奔施工現場。”
如今看建好的火神山醫院,簡易集裝箱的外殼內,有無數復雜的管道、電線電纜、通訊線路、醫用設備、排風口、空調等,還有各種功能房,比如隔離區、會診室、獨立衛生間等。
而在前期施工階段,在“一無所有”空地上,成堆成堆的裝飾物料和管道排山倒海而來。喻文杰和公司的幾位骨干成員在現場負責的就是物品卸貨和管道安裝,吊裝任務繁而多。
“正逢春節,不少司機都回老家了,我自己連開了三天,要開車還要不停接電話,實在忙不過來。”喻文杰當即決定,通過朋友在網絡平臺上高價聘請吊車司機。
招來的頂班司機,幾乎全是“80后”
喻文杰的招聘消息發出后幾個小時,就有超過20多位吊車司機主動應聘。“他們中大部分都是80后,每個人都跟我說,我們不是為了工資來了,都是武漢人,能夠為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同胞做點事情,是非常榮幸的。”
“我們公司特別注重安全,而我們本來就是為防疫而工作,過分勞累或透支對員工的免疫系統沒有好處,所以我們哪怕班次安排多一點,臨時員工招收多一點,成本付出高一點,也要保證大家的安全。”
帶著二十多人的隊伍,旺斌吊裝以龐大隊伍重新亮相在火神山,喻文杰作為總協調,兩名公司骨干作為現場管理,二十多名頂班司機,嚴格執行10小時一班工作制。
車上有行李被單,司機吃喝睡都在車上
雖是臨時搭起的班子,卻配合地相當默契。物品卸運、管道疏通、污水系統拼接,這支80后的團隊承包了現場一大部分地下管網的安裝工作,并保質保量完成施工方的各項工作要求,以致火神山醫院完成后,施工方依然希望旺斌吊裝團隊能夠投入到雷神山的建設中。
流動資金全取出來,司機的工資按日結
因為一場疫情而結緣,因為共同的目標而并肩,一幫素昧平生的80后年輕人在這場戰“疫”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友誼歸友誼,最初招聘時的承諾也不能打折扣,這是喻文杰的原則。
而他接下來的做法,更顯國家需要的擔當和格局。
“說實話我們公司也有二三十臺車,經過這么多年的運營也有一定的底子。這十幾天里,這一幫兄弟陪著旺斌拼命,我們肯定不能虧待了他們。”早在招聘的當天下午,喻文杰和公司的幾位管理人員就商量著取出了個人賬戶上的所有流動資金,共計50萬,每天定點給機手發工資。
截至2月2號,喻文杰預支的50萬基本發完。“我家人非常支持我這個做法,他們覺得在國家有需要時,我們做企業的就應該第一時間站出來,是虧是得沒那么重要。”
兩部手機,一天500多個通話,耳朵都擦破了皮
小編聯系喻文杰時,已是醫院完工交接之時,所以他才得閑跟小編嘮嘮過去這10天里,全國矚目的火神山施工一線發生的種種,而這要再往前推幾天,小編的電話顯然是打不進的。
“施工方給我打,我給司機打,司機再給我反饋,我再給施工方反饋,那幾天,我的首要工作就是接電話,打電話。”翻看喻文杰兩部手機,一天500多個接打記錄,他的耳朵生生被手機磨破了皮。
中建三局安裝事業部楊圣虎經理24小時駐扎現場
可即使這樣,喻文杰依然覺得,項目上24小時作業的中建三局管理人員,他們才是真的辛苦!“像我認識的一個三局領導,他以前的嗓門是清亮型的,這才幾天就嘶啞說不出話來,真的非常佩服他們。”當過兵的喻文杰深知團隊作戰的重要性,火神山的按時交付,可以說是我們并肩作戰、共克時艱的成果,官民擰成一股繩,最終匯聚成讓人驕傲的中國力量。
有這樣一群肯吃苦、講奉獻、懂謙虛的建設者奮戰一線,何愁跑不贏病毒呢?武漢旺斌吊裝用簡單的三個數詮釋出工程機械人在面對國家需要、社會需要、人民需要時勇闖之前的滿腔熱血和大情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