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假期
相信不少人每天早晨一睜眼
都有兩件必做的事兒
首先,查看最新的疫情地圖
緊接著,進入央視直播平臺“在線監工”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建設進展
1月24日晚,火神山施工區域5萬平米場地被平整
1月25日凌晨,火神山醫院項目正式開工
1月25日下午,雷神山醫院進場準備
1月26日晚,河南“小湯山”數十臺土方設備進場
1月27日上午,火神山第一批箱式板房搭設
1月30日中午12點,火神山集裝箱進場1650套
1月31日晚11點,兩所醫院全部實現通電
2月1日上午10點,火神山醫院醫療器械已進場
2月3日,火神山醫院將正式收治病患
通宵焊接,圖為31日凌晨3時拍攝
全國范圍內確診和疑似病例的
爆發式增長著實讓人揪心
而在數千建設者日夜趕工下
一天一個樣的工程一線卻能讓人瞬間舒心
2月1日凌晨,武漢火神山醫院完成電力工程施工
與疫情奔跑的“火神山速度”有多“火速”?
↓↓↓
5小時—— 上百臺施工機械應召馳援
24小時—— 鏟平一座山,平整5萬平米場地
3天—— 1600多套集裝箱安裝到位
4天—— 6個護理單元+水電改造設計完畢
10天—— 一座容納一千多個床位的醫院落成
如此“火速”是這樣煉成的!
↓↓↓
工期緊迫、人員短缺、疫情重地......
就是這樣苛刻的條件
有一大批勇士爭先恐后,主動請戰
不問合同,連談臺班的時間都沒有
不問福利,口罩、盒飯是最好的節禮
不問休息,有人三天三夜不停工
不問值不值,一進場就是倒計時
以往,在高高的圍擋后默默施工
現在,卻在央視直播鏡頭下被千萬網友“日夜監工”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隔屏圍觀”
讓我們看到
這些和平年代“單打獨斗”的吊裝個體
也是危難時刻“一拉就響”的作戰聯隊
武漢卓力——最早一批進駐現場的吊裝公司
公司總經理胡虎則成了工地上的“最強后勤”
與施工方溝通用車需求
為臨時返回的機手申請通行證
為團隊溝通口罩、盒飯等物資一天上百個電話
每天兩到三個小時的睡眠胡虎笑說“頭要炸了”
武漢東西湖張胖子吊裝是眾多馳援現場的公司之一
公司總經理張照祥親自上陣以往的一天兩班倒
現在的兩天一班倒
在車多人少的春節特殊時期
工作時間都是24小時起跳
現場的起重機大多從事集裝箱的拼裝
簡單的操作卻具備非常大的挑戰
相同的動作重復上千次
“我持續最長是一口氣兩天兩夜
嗓子里都是血腥味”
武漢高峰吊裝總經理高慶九
武漢徐工起重機應急保障群里“最活躍”的人
第一時間發布《告全體員工書》
第一時間趕制《支援火神山作業方案》
40多臺設備、40多人的隊伍
無償調配、隨時響應
為武漢金銀潭醫院吊裝氧氣瓶
高峰吊裝在完成火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后
奔赴當地金銀潭醫院繼續效力
只要武漢這場集體戰“疫”沒有收工
吊裝人也絕不會提前撤場
徐工起重機武漢代表處產品服務李金鑫
火神山施工現場設備的“守護神”
從一天一個樣的醫院“內圍”
到用于來往運送物資車輛以及安裝集裝箱
綿延數公里的施工“外圍”
李金鑫每天都要巡查一圈
確保這條24小時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上
徐工起重機的堅實一環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2020年的春節在不同的人身上刻下不同的印記
一面的“居家隔離”模糊了時間的概念
我們記不清今天是初幾,明天是周幾
而另一面的“晝夜趕工”強化了時間的概念
施工進度以分秒計算
眼下,武漢火神山醫院收工在即
狙擊病毒的抗爭將取得階段性勝利
不管是深處疫情當地
還是遠在外省馳援
所有奔赴“疫線”的你們都是真的勇士
武漢加油!